填料
乐鱼体育下载:湖南宁乡:自主创新锻造生命科学产业链“硬核密码”
清晨,在湖南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宁乡经开区”)的生物医药园区,楚天源创的层析柱生产线正全速运转,莱拓福生物生产的肝癌早筛试剂盒完成最后封装,华锐医疗的3D打印钽金属植入体正进入检测环节。
从2000年楚天科技落子宁乡起,这座长沙西郊的城市便与生命科学产业结下了二十多年的“科技之缘”,伴随着高端医药装备产业的不断壮大,以制造精度为底色、以民生健康为终极指向的产业链,在这座工业强市悄然成型。
如今,随着一批创新项目加速落地、企业集聚成势、平台能级跃升,宁乡生命科学产业从“制造一隅”快速迈向“智造高地”。这条以科学技术创新为核、产业集群为体、链条完善为魂的产业发展之路,正成为湖南产业转型的生动注脚。
“我们宁乡的生命科学产业,是以楚天科技等医药装备生产企业为核心开始培育的。”宁乡市工信局局长张毅表示,在湖南省各地竞逐生物医药赛道时,宁乡选择了“智造”这一差异化路径——不以传统药企见长,而以医药装备制造和研发创新为突破口,聚焦生命科学产业的“硬科技”。
走进楚天源创生物大楼组装车间,装配工人相互配合且整齐有序的组装层析柱的每一个零件,反复核对着装配细节。“层析柱的设计理念完全由我们团队自主研发,打破传统设计,走出了一条艰辛却坚定的国产化自主创新之路。”楚天源创总经理肖立峰介绍。企业通过联合顶尖科研院所攻坚克难,最终成功研发出国际领先的创新产品。
层析技术的核心难点在于流道设计与装柱过程控制。由于国内层析技术起步较晚,相关高端市场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楚天源创通过不停地改进革新研发、流体仿真与工艺改进,破解了这一“卡脖子”难题。
“我们通过独特的流道设计,并结合自主开发的装柱控制管理系统,成功解决了层析技术的三大核心难题。”肖立峰进一步解释道,“一是实现了填料在层析柱内的均匀分布,解决了柱效高的问题;其次通过自动化装柱系统解决了柱效重现性问题;最终解决了对装柱高手过分依赖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楚天源创团队将航天级的流体仿真与设计技术创造性应用于生物制药装备领域,实现了跨学科的尖端技术融合。肖立峰自豪地表示:“我们的流道设计基于精确的数学模型,通过宏观的设计与装柱过程精准控制填料的微观分布状态,从而大幅度的提高填料利用率和分离效果。这项技术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更使疫苗等生物制品的纯化成本大幅度下降。”
宁乡正是依托强大的工业制造基础,实现了制造业基因赋能生命科技,用精密制造的底盘托起高端医疗的创新。
与楚天源创相距三公里的华锐医疗,车间里数台激光打印机正同步运行作业。湖南华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国华指着显示屏上正在成型的髋关节植入体说:“这就是我们全球首创的梯度孔隙钽金属3D打印技术。”
这项技术能根据患者骨骼CT数据精准建模,打印时微孔结构从核心400微米渐变到表面100微米,使骨细胞长入速度提升三倍,并能实现与人体自然融合。打印中依靠华锐医疗的低温激光熔覆工艺,各项指标系数已远超国际标准。
“这是典型的医工结合成果,从‘制造’走向‘治愈’。”王国华表示,企业从研究钽金属的物理化学特性开始,广泛涉猎3D打印、增材制造等前沿技术;并摸索工艺窗口、观摩临床手术、学习专业全面的医学知识,把材料学、增材制造技术与临床医学知识熔铸成一套跨学科的研发逻辑。
经过一次次调整工艺参数、做试验与优化,失败后再重新开始。实验室里科研团队展开“头脑风暴”,不断重构工艺流程,记录本上密密麻麻的参数调整痕迹与显微镜下逐渐成形的钽金属结构,见证了企业自主创新研发的艰辛与坚持。
立足本土工业优势,通过自主培育创新主体深耕细致划分领域,并辅以企业长期主义的坚持,宁乡成功塑造了其生命科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发展模式,完成了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引领的跨越。
早上8点,莱拓福生物的无尘车间内,全球首创的多指标联合检测算法肝癌早筛试剂盒正装车发往新疆、甘肃等地,这项技术在国内首次将早期肝癌检出率提升至70%以上。其成功背后是对精密制造的极致追求,以及10年多年里对试剂盒持续不断的技术研发。
“我们引入食品级无菌包装工艺,将污染率降至万分之一以下,试剂盒灌装精度误差仅±0.5微升,污染率降至万分之一以下,达到国际最高标准。”莱拓福生物首席技术官曹哲介绍,企业落户宁乡正是看中了这里产业聚集效应,将对企业未来长远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近年来,像莱拓福生物这样聚焦生命科学产业链,拥有创新研发能力的企业正加速落户宁乡,它们历经从早期技术拓荒到产业化落地的完整周期,克服了包括成果转化在内的诸多挑战,最终在各自细致划分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深入走访过程中,不难发现宁乡生命科学产业并非单点突围,而是依托工业基础与政策机制的双轮驱动,构建起从医药设备制造到医疗器械、美妆耗材、生物试剂的产业生态。
依托楚天科技这一产业“龙头”,宁乡建链、补链、强链,华锐科技、敷尔斯生物、赛诺莱特等近百家生命科学相关创新企业相继聚集,产业产值2024年突破54.96亿元,同比增长20%。
宁乡市领导任生命科学产业“链长”,以“链长制”推动、协调宁乡要素集聚和协同创新;楚天科技担任“链主”,充分的发挥其技术优势,牵头布局上下游配套项目,带动一批关键零部件制造、核心材料研发、检测服务、医用耗材等企业同步发展。
宁乡经开区高层级擘画产业空间规划,通过集约化规划和产业配套,形成空间紧凑、功能互补、协作高效的“工业邻里”格局——研发、生产、检测、应用环环相扣,物流、人流、资金流高效流转,产业链条更加完整,创新生态更加活跃。
楚天微球生产的层析介质是生物医药分离纯化不可或缺的耗材,而楚天源创的层析柱则是分离纯化必不可少的硬件;华锐医疗为园区内企业定制开发精密模具,将开发周期从90天缩短到30天……这种基于高端装备制造基因的空间布局与产业协同,使宁乡生物医药产业本地配套率达65%,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为了让产业生态成型,宁乡当地园区从空间规划到政策供给,都在系统谋划。400亩医疗器械产业园,正打造“创新链—孵化链—制造链”三链贯通格局;5500亩美妆谷,总投资45亿元,已成为中西部地区首个美妆产业集聚区。
如今,天益医疗项目落地宁乡,建设血液透析设备、ICU连续性血液净化系统研发制造基地;华锐科技建立动物实验检测中心,打造器械安全与有效性评价平台;涛尚医疗与湘雅医院共建“移动医疗工程技术中心”……这些项目构成了宁乡生命科学产业的“创新联合体”。
走进宁乡市工信局,一张“生命科学产业链图谱”格外醒目:从上游的关键原材料、核心部件制造,到中游的医药装备、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再到下游的美妆、健康消费品和公共服务体系,一个闭环成形的产业生态跃然纸上。
“我们现在要做的,不只是培育一条产业链,而是形成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张毅表示,宁乡正在推动生命科学产业链从“线性串联”向“网络协同”演进,通过打通技术、资本、政策与人才要素,构筑具有自我生长能力的创新体系。
在楚天科技的数字化智造车间内,企业通过物联网采集设备正常运行数据,实现全过程质量可追溯。
楚天科技董事长兼总裁唐岳表示:“我们的目标是让整个生产链条都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实际做到医药装备制造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企业正持续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推动医药装备产业链与国际接轨。”
与此同时,宁乡正着力完善公共技术平台体系,为企业“补短板、强支撑”。生物医药公共检验测试平台已通过国家CNAS认证,可提供微生物检测、药品稳定性试验等50余项服务;华锐医疗联合高校建设的“医疗器械3D打印联合实验室”面向园区企业开放共享;园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则集项目孵化、技术中试、成果转化于一体,成为“链上企业”的公共研发客厅。
宁乡把园区当作一个“开放实验场”。政府在规划初期就将基础研究、产业转化、成果应用纳入统一布局,通过政策、空间、要素的全链条设计,推动创新成果加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在宁乡美妆谷,来自敷尔斯、蔻斯汀、广药集团等企业的开发团队,正利用医用无菌车间生产化妆品级别的面膜与护肤品,推动“医美融合”新业态。凭借医疗器械和美妆产业技术的交叉创新,让宁乡成为了全国少有的医用材料与消费应用融合示范区。
不仅如此,宁乡还在布局健康数据与智慧医疗平台建设,依托楚天科技的设备数字化基础,推动医疗装备、检测设备、医用耗材的互联互通,实现从生产制造到临床应用的全流程数字闭环。
“宁乡的目标是培育一个能够自我进化的产业ECO。”宁乡经开区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下阶段,园区将围绕制药装备、医疗器械和美妆等重点领域,重点引进细胞治疗、精准医疗、健康食品等新赛道企业,坚持龙头带动,完善产业链条,推动技术链、资本链、人才链深度耦合,持续提升产业竞争力。
从一台制药装备到一条千亿级产业链,从单个企业的坚守创新到区域生态的整体跃升,宁乡生命科学产业的崛起,是地方产业升级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的缩影。作为长沙生命科学产业版图上的重要一极,宁乡正以“医药装备”为支点,探索一条从制造向创新延伸的差异化发展之路。
相关资讯
-
2025-11-24
湖南宁乡:自主创新锻造生命科学产业链“硬核密码”
-
2025-11-24
上海一家新材料公司完结A轮融资上海科创集团知识产权基金领投
-
2025-11-24
塑料最新资讯-快科技--科技改动未来
-
2025-11-24
甘肃静宁县危机:自来水有虫子 长达1厘米(图)
-
2025-11-24
从国产代替到全球竞逐 ——平原滤清器的立异包围之路
-
2025-11-24
卫浴产品
-
2025-11-24
我国工业用纺织品职业协会
